强势龙头股引领分化行情
尽管近期大盘开始强势突破,但结构性分化却非常突出,即便是行业板块内部的个股走势也差异不小。观察发现,市场资金优先围绕龙头股做文章,是产生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
银行股无疑是近日最吸引眼球的权重板块,浦发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等多只个股在本周一都收出历史罕见的涨停。周二至周三虽然有所退潮,但整体活跃度居高不下,其中浦发、平安两只个股本周以来累计涨幅都已超过15%。融资融券最新数据显示,浦发银行周一至周二共获得31.97亿元的融资买入,而平安银行也有6.41亿元,买入量分居银行股前两位。这也表明,尽管它们的市值规模在银行股中位居中等偏下的位置,但由于拥有较强的自贸区等题材,因而成为主力资金撬动银行板块的优先选择。与银行板块类似的还有券商、地产、机械等近期活跃的蓝筹板块。
反观近期遭遇调整的中小板和创业板,部分龙头股的领跌效应也同样明显。昨日的中小板个股中,海康威视、歌尔声学、大华股份、杰瑞股份等“大块头”,均跑输板块。创业板则更为明显,市值在100亿元以上的16只个股(剔除停牌的乐视和掌趣科技)中,只有智飞生物、汤臣倍健和汇川技术上涨,其余均下跌。
对此,有市场人士表示,当主流资金决定启动某个板块时,必然会从中拣选出最能带动整个板块的龙头品种,集中火力对其围攻,在板块传导效应下,吸引跟风盘,进而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基于这样的资金驱动效应,上述人士建议:当判断行情已经启动时,要敢于买入持续上涨的龙头股,而那些涨幅不大的跟风品种,看起来虽相对安全,一旦板块有所调整,往往由于资金缺乏一致的护盘行为而会“树倒猢狲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