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直出片原汁原味才是真正的摄影说这话是对摄 [复制链接]

1#

摄影圈经常看到这样的观点:我不喜欢后期,直出片原汁原味才是真正的摄影。作者想对这个观点作这样的评价:说这话是对摄影的认识保守和粗浅。我知道这个评价非常难听,可能会引来不少人的吐槽。如果你对这种说法不赞同,那就请你仔细看完全文,有理有据予以反驳。不要骂人哦,不以理服人,粗鄙地骂人更会让人觉得你没修养。

要改变这种说法的人对后期的看法,首先应该全面地认识后期。

后期的内容非常广泛,但从其实质上来说,大致可分为修复性后期和修改性后期。

所谓修复性后期,只是对器材本身的局限或拍摄时技术性失误等造成的缺陷进行修复。

首先我们说一下相机的宽容度缺陷。

我们知道,相机本身是有宽容度的,并且相机的宽容度比我们人眼小的多。例如光比很大的场景,我们人眼看的时候,高光部和暗光部可能都看得清清楚楚,但是相机拍出来一般会是:要就是高光部过曝失去细节、甚至一片白;要就是暗光部欠曝失去细节、甚至一片黑。就是说对这种大光比场景,基本上是不能通过相机一次性成像完美地还原场景的。

但是如果我们储存RAW格式,后期对高光部和暗光部重新曝光,那么一般来说就可以比较好地还原出场景的细节。

可能有人会说相机上有HDR功能呀。是的,其实相机上HDR功能拍摄的照片看似是直出片,其实它是由相机自动拍摄多张并由相机自动合成,并且只能存储JPG格式。其实由人工拍摄多张后期合成更有优势,由此得到的照片品质更好。

其次,相机的镜头在成像的时候还有不少物理缺陷,例如畸变、暗角等。畸变将直线变成狐线,如果存储RAW格式后期对其进行矫正以还原物体的本来面目,难道这就不是原汁原味了?

相机传感器在记录图像的时候,一方面记录了图像信号,另一方面自身产生噪声信号,这种噪声信号在提升ISO拍摄时会随着ISO的升高而趋向强烈,也就是高ISO拍摄的照片画面满是噪点,我们也可以在后期通过软件的功能降低噪点,让画面变得更干净,难道就就不是原汁原味了?难道直出的满噪点画面就是你眼睛看到的真实情况?

事实上,数码照片压根儿就没有所谓原汁原味。相机中的直出JPG格式照片,不过是相机根据传感器记录的数据用相机固有的程序进行处理和压缩后形成的。这个固有的程序也不过是技术人员编写的程序而已,虽然大多数时候这种程序化的处理能够比较真实地还原场景,但是不少时候也会显得无能为力。我们RAW格式就是存储一种拍摄时的无损原始数据,以方便我们后期人工调整。不要以为相机直出就是原汁原味,其实相机直出JPG格式照片只不过是相机自动做了后期而已。

当然数码照片的后期除了修复性后期还大量存在修改性后期。修改性后期可能会对场景中的元素进行修改。例如:给阴天拍摄的照片换掉天空;去掉场景中有碍主题的元素;将不同时段拍摄的照片合成在一起等等。当然对于新闻类纪实照片这样是不行的,但是对于摄影创作是毫无问题的,只要是艺术的真实,就是说不违背自然规律和人们的观赏习惯。

其实,即使是直出片也不一定就没做修改,例如美颜相机拍照。

之所以不少人不喜欢后期,可能来自大量低劣的过度后期。例如不少人总是在后期将颜色调得非常浓烈。类似的情况其实不是后期需要达到的目的。后期目的应该是真实地、或者艺术性真实地表现我们拍摄的内容,从而达到主体突出、主题鲜明、画面美观的目的。

事实上各类照片的实际使用中,后期无处不在。可以说没有一张商业用途的照片是不经过后期的,你见过一张没有经过后期的商业广告用途的照片吗?即使是上传至商业图库的照片,如果不经过精细的后期是完全没有竞争力的。你想一下图库中类似的照片多如牛毛,如果你的照片没有过人之处、不能吸引到购买者的眼球,凭什么人家要买你的照片?

即使日常生活中后期也无处不在,哪一家影楼或婚纱影楼拍摄的婚纱照片没经过后期?

当然你只是一个摄影爱好者,就是喜欢拍,只是发发朋友圈或者自我欣赏一下,后期的必要性确实不大。

有人将后期比喻为化妆和整形。这个比喻只是形容了修改性后期,其实修复性后期只是整理仪容。化妆和整形不一定必要,但是整理仪容就是必须的。例如某女孩本来长得还算漂亮,但是在工地或是车间工作了一天后,工装满是尘土或者油污,蓬头垢面的,不洗漱整理一下能够去约会吗?

对于商业用途和创作性摄影后期是非常必要的,当然参赛作品大多不允许修改性后期这是事实,但是有多少摄影是为了参赛?况且参赛作品适当的修复性后期还是可以的。即使纪实类新闻照片适当的修复性后期有时也会用到。总之,如果只是拍着玩玩,做不做后期都无所谓,但是如果想向摄影高层次发展,后期非常必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