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工作原因总是租房,频繁的搬家和整理让人感到疲乏,从一个陌生的空间到每个角落充满我的味道和故事,这是一个累且成就感十足的过程。
每当我把上一届租客的痕迹从房间里抹去的时候,总会收获到一些意外的惊喜。
那些写满名字的信纸、被修理过的玩具、藏在地板下的零钱罐以及布满灰尘的旧相册...
”
藏在这些旧物件里的陌生故事,随着我的到来再次重见天日。
翻开相册时,一张张照片跃然于眼前。从黑白到彩色的过渡,仿佛我亲身经历了她的大半生。也好像见到了那些未曾见到过的襄阳。
她是谁呢?谁会认识这样一个平凡普通的女孩呢?谁又在意是谁整理的这些照片呢?
以及,还有人记得泛*照片上,那时的襄阳吗?
看得出来相册的主人是细心的,厚厚的一本,按年份归类的很清晰。
第一张照片是一张童年的全家福,照片上的小建没有看向镜头,身后的父母怀中还抱着一个小幼童。
瞬间按下快门拍出的照片,
胶卷无法调出图片挑选,
两个可爱的孩童神情有些紧张,
却也能看出大大的眼睛高挺的鼻梁。
照片中的小建呆呆的,两个孩子仿佛都是在被相机前逗着他们的父母吸引着,仿佛两个小男孩,但凭名字,“小建”则更像个男孩。
照片底部印有“襄江摄影”,四周整齐的花边显得格外精致。那是属于那个年代特殊的裁印。
同在一页的还有一张两个孩子的单独照,
背面标注着“小建、小敏、75年”。
“襄江摄影”这个影楼确实有些陌生,查阅资料后,才了解到它曾属于襄阳老一辈人的购物中心“襄江商场”。
要算起来,襄江商场是襄阳商圈繁荣的起始。
90年代末风光无二的它们,已经随着城市的建设退出历史舞台。
而留下的蛛丝马迹,也只能从这老一代的照片中,偶尔掠过,又在谁心中泛起层层涟漪。
照片中小建还是呆呆的,
小妹妹则笑的格外开心。
图中白发苍苍的老人,
仅在这本相册出现了这一次便再无身影。
第三张照片,占据了相册整整一页,正方形的构图,图中又多了些人,按年份推断,他们家又添了一个妹妹。
时光似老照片中的这些人,如果没人提起,没人记录,就慢慢的离我们越来越远,直至消失不见。
那时的古典尼龙琴,声声“我又走过这间咖啡屋忍不住慢下了脚步...”的音符跳入耳朵。
身后墙上贴着的是某位港星,放大来看,下面的那张是红楼梦的妙玉。
87年的小建长大了许多,
面对镜头时,
多了副大框眼镜、吉他...文艺感扑面而来。
或许小建也有收藏一些磁带,听着邓丽君,那时黑白电视也正放着《射雕英雄传》...
80年代的短卷发,似乎都是跟随港星的脚步,小建或许剪掉了长长的大辫子,取而代之的是短短的“菜花头”。
88年小建毕业了,
一眼就在人群中找到了时髦的她。
大大的蛤蟆镜彰显出她的个性,
高腰牛仔裤更是新潮前卫。
图中的女同学们,大多都穿着半高跟胶底凉鞋,最初是北京橡胶厂设计的。
供销社职工的孩子们,总能最先接触这些前卫的东西,她们时尚又气派。
“供销社”这个名词,能想到的是买布用布票,买粮用粮票,花花绿绿的糖果。
回忆起的味道,仿佛停留在童年的那些往昔。
91年小建去了古隆中,
满山的青青翠竹,
湛蓝的天空,
仿佛远远的看见诸葛亮轻摇羽扇,
儒雅翩翩的从竹林绿叶中笑盈盈的走来。
那时天还很蓝,人们根本不知道雾霾的存在,路上也都是永久牌自行车,车前的大杠是所有孩子们争抢的“宝座”。
酷酷的小建像男孩子一般,标新立异,爱穿夹克。肯定也有过让父母头疼,被追着满院子挨打的时光。
92年的小建留起了长发,
肉眼可见变得温柔了。
与朋友像是要开启一场旅行,
凭图不需要什么介绍,
就能看出是襄阳火车站。
那时还叫襄樊,远远地就能看见头顶招牌的两个大字,下面的钟在准点还会想起厚重的报时声。
往后几年的小建美好又温柔,不由猜测她是不是进入到了一段清澈的恋爱。
她脱掉男孩气的夹克外套,换上了呢子长裙。
那时候的夏天没有如今这么燥热,笑容仿佛凝固在这温柔的时光。
像是春风吹过耳畔的絮语,好像一切美好的情绪都在阳光下生根发芽。
95年的小建家,
老式房子的电视背景,
客厅总是有面大大的“中堂镜”,
刷一半的绿围墙,水泥的地板。
透过镜子可以看见头顶的风扇,生锈的铁窗栏杆和插销,可以折叠的沙发床。
那时小建朋友的结婚照挂满墙面,浓浓的影楼风凸显着当时的“婚纱时代”。
她的好朋友们也是总出现在照片中的几个女孩子,逢年过节都能看见她们的身影。
即使很久不联系,也一起手牵着手走过了彼此重要的岁月。
毕业后的小建应该去到了医药公司上班,这是小建有了宝宝的第一张,站在公司门前与同事的合影。
96年的小建朴实了许多,
看着背后的文字记录,
她进入了人生新的阶段。
此后全家人的生活,便都是围绕着孩子。
此时小建的脸上,更多的是作为母亲散发出的轻柔与温暖。
97年沙发上铺着的,
是在那个空调还没普及的年代,
对着阳光能抖下毛毛灰尘的毛巾被。
上面总是充斥着淡淡的六神花露水味。粗糙的质地,是闭上眼睛沉沉梦中,一下子回到的童年。
胖嘟嘟的孩子穿着连腿棉裤,看起来都像是手工制作,被全家宠爱的小孩,一定也过得很幸福。
98年的飞环天桥扶手还新的仿佛可以反射出光线,
不仅是缓解了极大地交通拥堵问题,
更是成为了当时的“景点”。
桥上三两一聚的算命摊吆喝着过往的路人,一块钢镚就能买到的气球是当时哄孩子最好的玩具。
不知道小建是否听说,陪伴她与她孩子数年的天桥,如今也到了要拆除的时候了。
千禧年的到来,
属于那个时代的故事是真的落幕了。
家庭合照依旧是三姐妹及父母,多了个小小孩儿,姐妹都长大了,父母也生出了白发。
旧时光忽闪而过,留下的痕迹依旧缤纷。
每一张照片后,都有一段简单的记录,记录着时间地点。看着语气,更像是小建的妈妈或是爸爸,留存着到处跑的大女儿,美好的样子。
度过了孩子长大的这几年,
小建的生活便不停的在路上。
全册未看见孩子爸爸的身影,中间断断续续缺失的那几年,小建也在孩子长大后又重新回到这本相册内。
她热爱旅行,小时候去过的一些地方,又再去了一次。也在不少新城市都留下了笑容满面的游客照。
许多时候都是与父母一起,
偶尔可见和长大女儿的合影。
小建也学会了年轻人使用的滤镜,会在照片中加上一些可爱的小表情。养了一些宠物,又剪短了头发。
她总是这样生机勃勃,让人不由猜测中间那几年是否经历了些什么事情,却又在静静流逝的岁月中,重新调整好自己,勇敢出发。
在看过小建的“部分人生”后,相册也翻到了最后一页。
岁月很干净,相册也只是安静的躺着,却不由得使人想起自己的妈妈。想起无数个“小建的妈妈”。
单枪匹马面对世界时,在外面硬抗住苦难磋磨时,只有回到妈妈身边,才能够放心的软弱下来。
那些委屈,也只有在妈妈身边才有倾吐的意义。
只有他们会认真的保留住孩子的每一张照片,
在后面做好标记,记录着每一次的成长。
只有他们能讲:
“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回来就是了,
家里永远是避风港。”
只有他们永远温柔,无论什么事情都能够摆平。
只有在父母面前的最坏小心思,
就是不想长大,想被爸爸妈妈保护一辈子。
那些被遗忘的胶卷底片,重见天日的这一刻,却也难找能洗出往事的照相馆,只留下它们躺在相册里唏嘘。
离家后在外吃的每一顿饭,也会令人想起未洗出的底片中能看见全家聚餐幸福快乐的身影。
以每当遇到有些熟悉的味道弥漫在舌尖时,更会想念妈妈煮的粥。
曾经老是嫌弃妈妈不会做饭,唠叨着菜里多放了盐。
如今美食遍地,却更想看到厨房灶台上,妈妈低头试着咸淡的身影。
生活和岁月使年轻而干净的面容逐渐沧桑老去,
同时也使懵懂无知的心灵成长和蜕变。
时光仿佛长长的一条街道,
路上走满了匆忙生活的人群。
年轻的生命越走越快,
苍老的身影也逐渐放慢了步伐。
岁月很温柔,抚平了你的棱角,
使人更加坦然的面对这个世界。
城市建设在飞速的刷新着进度条,充满回忆的建筑在一点点被拆解,闭着眼倒着走的街道也在被翻新,那些古木红砖再也见不到。
家家户户都有着的老物件老相册,也只在逢年过节才会被人再重新翻开触碰,细数那些过往,看着照片日渐泛*。
时光怎么可以过得这么快,快到来不及去看看雪山融化,绿树发芽,身边的爱人便长出了皱纹与白发。
岁月荏苒,昔日已逝。
岁月静好,活在当下。
END
出品:湖北鲸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感谢欢子与光老师提供摄影支持
编辑:西瓜喵摄影:大福君
本文由襄阳食记原创发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