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新冠肺炎患者“免费治疗”对于疫情防控有何意义?国家医保局为新冠肺炎患者费用保障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熊先*:新冠肺炎具有较强传染性,对全体人民的生命健康都有威胁。如果费用渠道不明确,患者会有顾虑,不利于及时诊断治疗和控制传染源。
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医保局认真贯彻*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将维护人民健康放在首要位置,及时完善和调整疫情期间的医保*策。1月日,我局会同财*部明确提出“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确保收治医疗机构不因支付*策影响救治”的“两个确保”要求。
为了打消患者的后顾之忧,让患者放心就诊,医保部门要求对于确诊和疑似患者全部实行先救治、后结算。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按规定支付后,个人负担部分由财*给予补助。
同时,为了确保医疗机构不担心预算限制,能放心收治,医保部门及时调整定点收治医疗机构的总额预算指标,对相关医疗费用单列预算,不占用当年总额预算指标。
问:对于治疗新冠肺炎患者需要使用的、之前未被列入医保目录的药品与服务,医保系统如何调整报销范围?
熊先*:由于新冠肺炎是一种新的疾病,我们充分考虑到患者和临床需要,对属于卫生健康部门制定的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范围内的药品和诊疗服务项目,无论之前是否在医保目录中或是否有限定支付范围,均临时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
同时根据诊疗方案变化,动态调整报销范围。如诊疗方案中的体外膜肺氧合(ECMO)因对诊疗水平要求较高,费用较为昂贵,之前许多省份未纳入支付范围,在肺炎疫情中医保也予以支付。
问:对于异地就医的新冠肺炎患者,费用由谁承担?对于确诊患者确诊前产生的医疗费用,个人自付部分由谁承担?
熊先*:按照刚才介绍的“两个确保”*策要求,对于卫生健康部门认定的确诊和疑似患者,无论是本地或异地患者,都实行先救治、后结算。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按规定支付后,个人负担部分由就医地财*给予补助,异地就医医保支付的费用由就医地医保部门先行垫付,疫情结束后全国统一组织清算,由参保地医保部门与就医地医保部门结算。
同时,在特殊时期实行特殊*策,打破医保常规管理模式,以患者为中心而不是以诊疗过程为中心。对确诊和疑似患者,即使是诊断为确诊和疑似前的费用都纳入“两个确保”*策范围。
问:抗击疫情期间,如何保证慢性病患者的医保服务需求?除此之外,国家医保局还调整了哪些医保*策?
熊先*:在抗击疫情期间,由于医疗机构的人力物力集中用于防控,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病、慢性病患者的正常就医需求被积压。各级医保部门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实施长处方*策,医院次数。
同时,及时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鼓励定点医药机构提供“不见面”购药服务。武汉针对门诊重症慢病患者的需求,每日纳入医保支付的“互联网+”医疗服务费用超过单,向定点零售药店流转处方超过单。
与此同时,为减少人员聚集带来的感染风险,各级医保部门大力优化办事流程和方式。对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医疗机构建立绿色通道,缩短办理时间;放宽医疗保障业务办理时限,非紧急事项延期办理;通过互联网、电话、邮寄等非接触方式,推进医保业务不见面即可办理。
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费用因病情轻重而有不同官方虽未透露重症患者的治疗费用但以往报道中曾表示治疗费用高达万以上“1,18,.66元!”医院东院乳腺外科杨青峰医生3月15日晚发布微博称,一位新冠肺炎患者医药费用为11.9万元。这是一个怎样的病例?为什么医疗费用会上百万?杨青峰医生表示,这是一位年轻的新型冠状病*肺炎危重症患者,目前还在住院治疗,具体各项医疗费用还没最后结算,之所以费用这么高,是由于用了ECMO(体外膜肺氧合),普通患者治疗费用不会有这么高。据悉,一般使用一次ECMO约需要10万元。但这样的患者一般都在ICU治疗,ICU的费用与所给予的诊治和护理措施有关,国内大多数ICU的费用每天数千至万元,如果病程长,确实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也许只有在中国,国家才会给你承担治疗新型冠状病*肺炎的所有医疗费用”。杨青峰医生也不由感慨。当下,我国本土疫情传播已基本阻断但是境外输入病例却持续增长他们的医疗费用如何支付?上海规定
未参加医保的境外回国输入病例
原则上医疗费自理
↓↓↓
一是境外回国人员输入病例中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按规定支付医疗费用后,个人负担部分财*给予补助。二是境外回国人员输入病例中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医疗费用原则上由患者个人负担。参加了商业健康保险的人员,由商业保险公司按合同支付。对境外回国人员输入病例中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确有困难的人员,经认定符合条件的,可按照法律法规给予医疗救助。下一步将与国家*策做好衔接。(详细)解放日报·上观新闻综合稿件本文来源:上观新闻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每日经济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