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任平生
来源
凯叔讲故事(id:kaishujianggushi)
最近,有个妈妈向我倾诉自己的困惑。
她说,自家儿子从小就对各种新奇事物感兴趣。
假如身边小伙伴要是多了什么玩具,他就总是靠近想看看。
逛商场要是看到各种玩具,他就拉着妈妈的手,不让她走,非要买。
有一次,五岁的儿子看到邻居家的孩子买了一个泡泡机。
便和她说:“妈妈,我也想要那个泡泡机。你给我买好不好?”
她当时没多想,就直接拒绝了。
看得出孩子很失落,但也没哭闹。
可是她没想到,第二天,带着儿子在小区玩,一不留神自家孩子竟然抢了邻居家孩子的玩具。
而且,还把人家打哭了。
她说,我本想着不能事事都满足他,想让他学会克制。
可没想到,他竟然学会了抢别人的玩具。
她很困惑:
“以后他要是再想买啥东西,我都不知道到底要不要满足他了。”
其实,当孩子说“妈妈,我想要”的时候,买或不买,看起来就两个简单的选择。
但这背后,却藏着关乎孩子成长的大学问。不同的“拒绝方式”,可能会给孩子带去截然不同的影响。看见孩子的需要,巧妙回应孩子的需要在我女儿两岁上托儿班时,我经常会在下班后去接她放学。有一次,我听到了一场两岁孩子之间的对话。一个小女孩对我女儿说:“我家很有钱呢。”然后我女儿也忍不住了,说:“我们家也有很多钱。”别的孩子问她:“你家有多少钱呢?”我的孩子思考一下,冒出一句话:“反正是用大箱子装的。”不用怀疑,2岁的孩子们其实就会“比较”了。这其中原因也没有这么复杂。表面看是“比较”,但本质却藏着孩子内心深处的需求——想和大家一样。其本质,是渴望友情。当孩子有了自己的社交后,我们也可以发现孩子出现了这样的诉求:
“别人有漂亮的小皮鞋,我也要。”
“她有这个小裙子,我也想有,可以吗?”
如果是合适的需要,我会适当满足。但如果需要并不合理,我也并不是简单粗暴地拒绝。在我家女儿上三年级的时候,她回家问我:“妈妈,我可以再买一个新书包吗?”我说:为什么想买?她支支吾吾地回答:“我们班很多同学都买了这个书包。”我思考了一下,回答:“我们上个月才买了一个,而且还没有坏掉。那个书包的确更好更贵,但是背什么样的书包并不是评价生活好或坏的标准。我们生活中大部分的物品,应该是需要按需购买,而不是按欲望购买。”她听了之后,点点头,表示很认同。从心理学上来说,被真正满足过的孩子,才不至于无节制地索求。孩子体会过一定的自由,才能带来一定程度的自觉和价值感。直接被拒绝,很可能让孩子觉得自己不被父母“爱着”。长大后,她们再看到心仪的东西时,也许会演变成“无节制的需要”,又或者是觉得自己“不配拥有”。这是第一点,面对孩子的需要,要懂得巧妙回应:我们可以先了解孩子到底为什么想要这个东西。
其次,引导孩子想一想这个东西是否真的需要。
先共情,再否定,孩子才不会受到伤害。因为,他会明白“父母是爱我的”。父母有足够强大,孩子才不会有匮乏感网上曾经有一个新闻,一位女孩的妈妈是环卫工人,每天都在路上打扫卫生。可是这个女孩不但会帮着妈妈干活,而且爱学习、懂节俭。面对并不充裕的生活,这个妈妈做出了良好的示范。她从不哭穷,也不卖惨,而是会对孩子说:虽然我们没读什么书,给不了太多物质上的满足,但你的潜力是无限的。当孩子提出自己的“需求”时,身为一个成年人,我们更应该思考:即便不能给孩子很好的物质生活,我们可以给什么。当我们都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也代表自己也是缺乏生活的勇气和动力的。在电影《当幸福来敲门》里,克里斯的儿子是典型的“穷人家的孩子”。他们睡过地铁里的厕所,也和流浪汉们争夺庇护所的名额。但在爸爸的教育下,他从不为自己的条件感到羞耻。和有钱人家的孩子一起看球赛,自信交谈,不卑不亢。他的自信、阳光、乐观,都能在他父亲身上找到答案。爸爸克里斯从不会吐槽抱怨生活,对孩子的每一个梦想都给足了支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