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上大学,21岁大学毕业,之后硕士博士连读、出国进修,30岁晋升为副教授,33岁晋升教授,陈旻湖的职业生涯开局一环紧扣一环,宛如开了挂。
陈旻湖教授在查房
如今,陈旻湖担任着医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委。他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相关性疾病,胃食管反流病和炎症性肠病。
近日,在医院的办公室里,围绕着消化病学领域的一些热门话题,陈旻湖教授向“医学界”谈了他的见解。
01
关于幽门螺杆菌:还不到打歼灭战的时候
幽门螺杆菌(H.pylori)可引起慢性胃炎及消化道溃疡,与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及胃癌的发病有关,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胃癌的Ⅰ类致癌原。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致病菌,理论上只要是致病菌,就应该把它根除掉。”曾经在澳大利亚的两年多,陈旻湖教授都在做关于幽门螺杆菌的研究,他说:“问题在于,中国目前还有约一半的人口阳性,这就意味着大约7亿人口感染幽门螺杆菌,如果每个人都去杀菌,一是费用很高,更严重的是会造成抗生素耐药问题,这会造成比幽门螺杆菌感染更严重的问题。”
陈旻湖教授认为我国目前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查与治疗需要讲究策略。现在还没到全民普查与根除,即打歼灭战的时候。他以日本为例,“为什么日本主张查杀?因为日本过去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胃癌发病率很高,经过多年努力,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已经降低低到了30%左右,具备了打歼灭战的条件。”
陈旻湖教授认为,现在应该有针对性的去查杀幽门螺杆菌,对于没有根除指征的人,可以暂时不用去查。
对于幽门螺杆菌的根除建议,《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中有明确描述:幽门螺杆菌胃炎作为一种感染性疾病,似乎所有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均有必要治疗。但应该看到,目前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仍约50%,主动筛查所有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并进行治疗并不现实。现阶段仍然需要幽门螺杆菌根除指征(表1),以便主动对获益较大的个体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和治疗。
身为学会主委,陈旻湖教授主张,对于没有幽门螺杆菌根除指征的人,可以不用主动去查幽门螺杆菌。“如果查了,就是准备做根除治疗了,治疗就要争取一次根除成功,根除失败很容易产生抗生素耐药,再行第二次、三次根除,就会非常困难。”
幽门螺杆菌根除成功的关键是使用规范的方案,陈旻湖教授说:“三联疗法的根除成功率已经降至80%以下,这在临床上是不可接受的。应该首选四联疗法。现在有人在研究二联疗法,使用大剂量的质子泵抑制剂(PPI)和阿莫西林,疗程2周,据初步报道根除率可达90%以上,我认为至少要达到90%以上的根除机会,我们才会去做根除治疗。”
传统的标准三联疗法(PPI+2种抗菌药物)在年之前根除率可达88.5%,但由于抗菌药物耐药率的上升,三联疗法在年之后根除率已经降到了80%以下。在三联疗法的基础上加入铋剂,即为四联疗法。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中推荐的7种铋剂四联方案里,有5种方案的抗生素组合中含有阿莫西林,因为阿莫西林抗幽门螺杆菌作用强,不易产生耐药,不过敏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的首选抗生素,青霉素过敏者可用耐药率低的四环素替代阿莫西林。而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和甲硝唑的耐药率在我国均已很高。
幽门螺杆菌根除之后,再次感染的风险有多大?陈旻湖教授说:“再次感染的风险并不大,每年的再次感染率大概在1%-2%,幽门螺杆菌感染高峰主要发生在未成年,成人感染根除后体内有抗体产生,而且现在的卫生条件也比以前好多了。”
02
关于炎症性肠病:粪菌移植疗法走得太快了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习惯、环境的变化,疾病谱也在发生着改变,陈旻湖教授刚毕业时非常常见的消化性溃疡引起的出血、穿孔等,现在都已经很少见了,他预测随着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降低,未来胃癌的发病率也会降低。
但随着感染性疾病的减少,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过敏性疾病似乎正在增多。“像炎症性肠病(IBD),我刚毕业那会一年也看不到几个IBD病例,现在一天门诊可以看近个。
疾病谱发生了变化,陈旻湖教授的研究重点也随之转变,近10年来他的主要精力用在了炎症性肠病的诊疗和研究上。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是当前消化内科领域较为难治的一类疾病。“因为它的病因不清楚,所以没办法根治,只能控制症状,延缓疾病进展,减少并发症,让患者能够正常的生活工作。”
陈旻湖教授介绍,炎症性肠病虽然病变在胃肠道,但会累及全身,包括皮肤、关节、眼睛和肝脏都可能有损伤,临床上称为肠外表现。炎症性肠病的并发症很多,可以引起肠梗阻、肠穿孔、肠瘘,病史较长的患者可能癌变。炎症性肠病需要和其它疾病做鉴别,临床上易被误诊。
炎症性肠病的发病与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有关,目前临床上多针对免疫紊乱进行治疗,其他的治疗方法如粪菌移植、干细胞移植等疗法还都处于研究阶段。
对于在国内已经开始较大范围应用的粪菌移植疗法,陈旻湖教授认为走的太快了一点,他不主张现在就大规模的开展临床应用,因为还有很多问题没有搞清楚。
陈旻湖教授解释,研究发现,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肠道会发生菌群紊乱,或者叫微生态失衡。研究显示,接受健康人的粪菌移植后,部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症状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部分患者内镜下黏膜炎症也有改善。但问题在于一是移植不方便,二是效果不能持久,停止粪菌移植后病人很快复发。人体肠道微生态十分复杂,我们不知道该移植什么菌种、移植多少菌量、多久移植一次,也许每个患者都不一样,需要进行个体化研究。现在不清楚的问题还太多,粪菌移植应该限于临床研究。
在国际上,公认的粪菌移植临床应用仅限于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国际公认粪菌移植可用于难治性的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的治疗,而且是一线治疗后复发的病人才需要使用粪菌移植来治疗,在其它疾病领域,欧美国家都没有批准用于临床治疗。”
得了炎症性肠病的患者,意味着要长期与药物相伴。陈旻湖教授表示,炎症性肠病患者没有统一的固定疗程。目前认为,当病人治疗后症状得到完全缓解,内镜下看到黏膜愈合,炎症生物指标正常后,最好再维持用药1-2年,化验检查依然正常,方可考虑逐渐停药并随访。
“随访中一旦发现异常,就要尽快恢复治疗。对于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比如发病年龄比较轻、病变范围广、出现肠腔狭窄、肠穿透或肠瘘、肛瘘或外科手术后的患者,建议不要轻易停药。总之,应该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与随访,不主张病人自行决定改变治疗方案或停药。”
专家简介陈旻湖教授
教授,博士生导师,医院副院长,消化内科首席专家/学科带头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医学领*人才。
现任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副会长,世界胃肠病组织指南委员会委员,亚洲炎症性肠病协会常务理事,亚洲功能性胃肠病与神经胃肠病协会常务理事。中华消化杂志副总编辑,中华炎性肠病杂志副总编辑,JournalofDigestiveDisease共同主编,胃肠病及肝病学杂志共同主编,JournalofEsophageal、JournalofChineseMedicine、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内科杂志等杂志编委,曾任JournalofGastroenterologyandHepatology副主编。
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发表研究文章多篇,其中SCI收录文章近篇;主编出版学术著作10部,参加编写10多部;曾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及丁颖科技奖等多项科研成果奖
声明:本内容仅针对中国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旨在向且仅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科学信息,用于个人学习和参考之用。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请勿参与或传播。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